2Y4M5W-急性鼻竇炎.語言大爆發.沒有教過的話.發燒後會變聰明嗎.會說你我.坐小火車
有一句成語是「黃梁一夢」,就好像這半個月的心情。
總覺得這段時間過得特別得快,或許是因為哥哥不小心變成急性鼻竇炎,照顧了好久終於康復,覺得很緊張,時間咻一下就過了。(為了迎接即接來臨的小小弟,所以升級以哥哥稱呼。)
▼感冒昏睡中,一天要睡超過14個小時。

在過年期間,家裡都搭上感冒的流行風,哥哥感冒好了之後,有天突然體溫上昇到38度多,到診所拿藥後,吃了藥退燒了幾天後,卻又開始發燒,反覆了兩次,夜間的體溫直接拉高到39.4℃,小小孩發高燒是件很讓大人煩心的事。只好直接殺到慈濟看小兒科醫生,小兒科醫生看看喉嚨,說有一點發炎,而且喉嚨深處有一些濃痰,再從眼角觀察似乎有點黑眼圈,他覺得問題應該是鼻內產生的鼻涕流到氣管沒有排除,加上鼻子深處的濃鼻涕沒有完全吸出,造成目前有點發炎,所以診斷為「急性鼻竇炎」,處理的方式為:服用抗生素七天,加開症狀藥以舒緩不舒服,因為哥哥目前不會自己擤鼻涕及咳痰,所以我們要幫他拍痰,每邊約一百下,讓痰能夠慢慢的消減。
醫生囑咐,抗生素開始服用後,一定要連續服用七天,以免產生抗藥性。
在服用抗生素一天後,體溫就趨於穩定,而我們也持續的用吸鼻器,果真有吸出濃濃的鼻涕,還好不是黃色的,經過幾天的努力,慢慢的沒有吸到鼻涕,活力也恢復正常。
經過我們這次的經驗,有幾個心得:
一、我們過於大意,以致於在感冒康癒的後期,沒有持續的吸鼻涕,造成深處的鼻涕變成細菌的溫床。
二、若是眼皮下有點浮腫,可能就是鼻涕已經積到鼻道上緣,要小心鼻竇發炎。
三、抗生素一定要持續服用七天,以免產生抗藥性。
四、抗生素會有腹瀉,要注意水份的補充。
五、所有的感冒藥都是症狀藥,只能舒緩不舒服,不能直接對症治療。
六、拍痰要每邊拍超過一百下,讓痰震鬆且化小。
另外,或許要考慮蒸鼻器來讓深處的鼻涕軟化。
總之,很幸運的度過了這次的發燒,還好沒有需要住院,否則可能又更麻煩了。
不過,有一件很有趣的事,跟以前發生的經驗似乎有點類似:就是感冒康復了以後,除了活力恢復以外,在發展上似乎都有跳躍性的進步,這似乎也呼應網路上許多媽媽的看法,雖然這個看法並沒有科學上的根據:如果發燒時讓免疫系統自行運作,而不以藥物進行控制,在抵抗完病菌後會讓免疫系統更成熟外,整個身體的發展也會更上一層樓,所以這是有很多的家長選擇不到最後關頭,盡量不要使用退燒藥,讓免疫系統自行運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簡單的說,就是覺得哥哥每次發燒康復後,會突然變聰明。
原本在看小兒科醫生的時候,順道詢問我們的小孩會不會有語言遲緩的現象(小兒科醫生的專長是成長評估),因為似乎二歲四個月只會說「爸爸抱」「爸爸拿」「爸爸牽」…蝸牛說成「牛」,她悠悠地說,如果大人說的話都聽得懂,肢體也都發展的很好,就不會有遲緩的問題,遲緩的小孩並不會只有語言遲緩,在其他肢體的發展上一定也看得出來有遲緩的現象,所以我們只要等待就可以了,兩歲的標準是會說三個字就好了,三個字就是「爸~爸~抱~」這樣就可以算是三個字,所以哥哥算是標準的進度。
沒想到在這次的發燒結束後,只有七天,最大的進步,就是語言:
1.會一口氣會說「爸爸拿水杯」這樣有主詞、動詞、受詞的句字,且字數有五個字,如果記得沒錯,這應該是三歲小孩的評估標準。
2.突然會說「螞蟻」、「蜜蜂」、「麵包」等常見的東西,其餘的音,除了像羊這樣由「ㄧ」為聲符組成的字還發的不是很好,其他的音都能夠仿說,目前最愛說的大概就是「火車」及「A夢」了。
3.有一次,柔諭姐姐擋住他的路,他也會說「姐姐~借過」,借過這個詞我們從來沒有教他說過,也許是日常中曾聽我們說,也或許是巧虎或是故事書裡有提過也說不定,總之,我們發現他開始有些詞是我們沒教過,但他自己會運用的很好,並不是亂用。
4.有時會說「爸爸拿」,有時會說「你拿」,或是說「爸爸抱我」,看到自己的相片,會說出自己的名字,總之,對於你、我已經可以分辨出所代表的文字意義。
最重要的是,從一個莽莽撞撞的小孩,必須注意會不會去亂動東西,會不會因好奇而發生危險,突然變成一個很懂事的小孩,帶他出門,可以聽道理忍住不去亂摸,也很有想法但並不會胡鬧;聽得懂大人的話,對大人來說是件很舒服的事,接下來,就等他可以在語言上的進步,讓生活的互動更順利。
這個月因為生病,所以沒有教很多東西,最大的進展就是在室內不穿襪子,改穿小拖鞋,說來好像簡單,不過有帶過二歲小孩的父母就知道,二歲最大的特徵就是規律,不可輕易改變原來的作息、物品位置,否則小孩容易翻臉。還好之前有慢慢的舖陳,所以只有約兩天的適應期,現在到一樓就知道要穿小拖鞋,也穿得很好,現在就跟大人在室內一樣,記得從出生後,每天在室內都是穿襪子,已經穿了二年多,要改掉這個習慣對他來說也真的是蠻大的變化。
希望接下來,今年可以戒掉尿布,那就太好了!
感冒好了以後,活力當然恢復正常,日常的外出活動也是重新恢復。
還好,短暫半個月並沒有讓體能退化。
喜歡的東西有稍微改變,Blue clue's 巧虎等常看的dvd已經不太喜歡看,倒是常見的東西如火車、螞蟻等,因為很會說且時常看到,所以會一直碎碎唸的重覆說。
尤其是火車,在坐過鬱金香花園的小火車以後,整天就是說「火車~~火車~~~」,積木也變成會排成一長段,然後說是火車。

說到這個鬱金香花園,裡面有很多適合小小孩的遊樂設施,除了哥哥目前最喜歡玩的小火車,一次二十元,坐著繞一圈,至少要作三次他才會稍微過癮。
還有一大堆投幣式的電動搖搖。
哥哥看到就會一個一個說:馬、火車、A夢、蜜蜂…,目前大概都認識了。
最喜歡看的卡通人物目前反而變成多啦A夢,有時電視廣告上出現,或是廣告DM上有,即使是小小的圖案,也會讓他興奮好久。
可惜旋轉木馬要假日才會開動,所以只能坐在上面過乾癮,我跟老大D說,下次再找時間去海洋公園坐旋轉木馬吧!他點點頭說好~~~~
姐姐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雖然兩個人一起坐,小火車走得很慢,不過,看表情似乎是很快樂的經驗。
現在比較懂事,可以帶去的場合也比較多,不過,還是不能待太久,一兩個小時後就開始會煩燥了。
柔諭姐姐很喜歡玩,也喜歡跟哥哥一起玩,他們對這個遊園車很有興趣,一直央求要開電動車,被管理的學生聽到就趕下車。
我們也在活動中加上假日逛夜市的行程,我們夫妻倆都不喜歡逛夜市,不過為了讓小朋友增加視野,還是會帶他去晃晃,目前他對打彈珠這個遊戲很有興趣,通常打二十元,就可以打好久。
有一些以前不喜歡玩、或是不知道怎麼玩的玩具,現在重新拿出來玩,反而小朋友會有不一樣的玩法。
這個電動泡泡槍,以前一開動,哥哥就哭出來了,可能是音樂或是燈光讓他有恐懼感。
所以,我就先開刀把音樂的線路切斷,沒有聲音但還是有燈光,不知道是長大的關係嗎?完全不怕,反而超愛玩,整天都喊「泡泡~~魚」。
泡泡水一下子就打完了,沒關係,沙拉脫倒下去,又是新的一瓶,可以玩好久囉!
每個小孩都喜歡大人手上的東西,看到大人做的家事都想學著作,例如:拖地、洗碗等;所以包水餃時也要準備一個小孩子的位置,讓他學著包。
目前雖然很認真,搞到全身都是粉,不過,還是沒有完成一個,嗯~~慢慢來吧!
整理菜或是切菜時,哥哥也是在旁邊觀察許久,所以簡單的工作就會放給他去做。
豆子折得很好囉!簡單的工作慢慢學,生活就是這樣慢慢累積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