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精選文章

三歲前讓小孩更聰明的簡單方法--推薦書:「笨蛋是可以治療的」

圖片
這本書我覺得是想要自己帶小孩,在三歲前最重要的書,尤其是四個方法,只要切實的使用,這樣小孩就能變聰明,很簡單吧! 首先先說明一下,「笨蛋是可以治療的」是一本談論關於大腦發展的書,並不是指我家小鬼是笨蛋。這本書的書名很特別,看到就覺得俗斃了,怎麼會有人想看?正常看到這樣的標題我是不會拿來看(顧小孩空閒時間真的很少),在圖書館的新書區翻了一下,只能說是驚為天人,很少有書會連續看超過五遍… 只要這四點就可以讓小孩更聰明 怕你沒興趣看完,先說一下重點中的重點。 3歲前讓頭腦聰明的四個方法 : 嘗試解決複雜問題。 No go的練習。 Working memory。 鏡像神經元的運用。 這四個心法請默念多次並且背起來,並且要把握住三歲前的黃金時間,然後有空時就思考怎麼去運用法則,顧小孩的時候很慌亂,有時會突然發現,疑~時間怎麼突然不見了。每個法則先設定一些生活上的事件去對應,教養會變得單純一些,讓小孩頭腦靈活沒有太複雜的心法,效果真的會看到得喔! 兩個挑選腦知識的重點 作者 久保田競 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腦神經專家,腦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網路上隨便搜尋,可以找到很多腦的相關知識,但也有很多已經過時的知識。 怎麼篩選有用的部份,很簡單! 因為新型的腦科學儀器可以直接觀察活體人類的腦部活動,使得腦知識已經不再是過往那些憑推論的狹隘觀點:過去的腦知識多是利用電流刺激得到推論的 大腦生理學 或是利用解剖進而推論的 神經解剖學 ,而現代可以用科學的方式直接觀察到會影響腦部發展的部份;挑選腦知識的準則變得很簡單。有兩個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要是選擇新書或是新的論文 在21世紀才出現的才叫新,舊的資料,甚至是可能有些有名學者都還是舊的知識,沒有update的都可以不用去參考。 二是要參考作者的學經歷 有實際操作過正子攝影或是核磁共振去觀察過大腦反應的學者,其經驗及論點才有價值。 書中有那些可用的資訊呢? 1.會活化大腦的關鍵在於 多巴胺 的產生,可以同時活化前額葉聯合區、運動區、運動聯合區、短期記憶區等,因此 愉快的經驗可以增加大腦的活化 ,友善的學習經驗會勝過高壓式的教育→這應該是目前對學習的共識,只是書中用科學觀點來確認過去學者的推論。 2. 愉快的刺激 對大腦有幫助:美食、讚美、金錢等會產生愉悅的獎賞都是不錯的刺激! 3.對大腦有幫助的 食物 是大豆中的卵磷脂。 4.在2004年的論文中

【推薦書】讓生活變得更有趣的「遊戲化實戰全書」,以及我的例子

圖片
在育兒的過程中,時常思考要怎麼讓孩子學到東西,但又不要讓他覺得很枯燥無味。後來在偶然間接觸了遊戲化這個概念,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概念。後來在尋尋覓覓中,找到了周郁凱的「遊戲化實戰全書」,這本書將遊戲化的原理及作法,有條理的寫出,也提出很多例子提供參照。這本書改變了我生活上的想法,也影響了我的育兒策略及人生系統。不論有沒有小孩,都可以利用法則將生活遊戲化,我覺得「遊戲化實戰全書」是本必讀的好書。 1.什麼是遊戲化? 你認為的遊戲是什麼? 遊戲是一定要玩的嗎? 有人逼你嗎? 為什麼你玩一些有趣的遊戲會身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這些問題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遊戲」。 關於遊戲有一個很重要的定義,請思考一下:所謂「遊戲」是「 自願 克服 非必要 的障礙」。 的確,遊戲是非必要的行為,思考一下,打籃球,就只是幾個人在拍球,然後想辦法投進一個籃子裡,但因為加上了一些規則及條件,讓運動的過程中,跟其他人可以互動、競爭,比賽誰可以投進多一點球、多得一點分數,這些限制讓打籃球多了一些樂趣。 遊戲化就是把遊戲的元素和機制應用在非遊戲的活動中,讓這些活動變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從而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動機和績效。 2.遊戲化實戰是什麼? 遊戲化實戰是由周郁凱(Yu-kai Chou)所提出的一套理論,他是一位華裔美國人,本來因為逃避生活而選擇埋身於電子遊戲「暗黑破壞王」中,經歷了幾年的苦戰終於破關了,當破關的那一天,他反而覺得很空虛。後來他仔細去思考這段玩遊戲的過程,檢討為何他會甘願沒日沒夜的去克服關卡,去挑戰一個對他的真實人生其實沒有實質意義的遊戲,何不想辦法讓真實的人生變得有趣一點。 後來,他去找了很多生活中有趣的例子,發現裡面有些共同的遊戲化因子,因此將這些因子歸納起來,而形成著名的八角框架理論;藉由這八個因子,可以把生活包裝的有趣一點,讓重覆或是困難的事做起來能夠更有樂趣。 我以下所稱的遊戲化,多是沿用周郁凱的相關內容。 所謂的遊戲化實戰,就是把遊戲的特點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中,找到遊戲的動機,將這些元素放進生活中,讓行為變得有趣,從而可以提高參與度,增加人們的動機和績效。 舉例來說: 全聯或是超商的集點換物活動,讓你覺得購物時增添一些樂趣。 統一發票對獎,讓你會自願去取得統一發票,讓政府能夠減少商家逃漏稅的可能。 線上揪團走路,走完一定里程數後會有抽獎資格,讓親友的力量督促你每天一定得走路

老三沒有施行親子共讀,識字量跟哥哥一樣超前兩個年級

圖片
因三個小孩的時間分配不足,思考優化育兒流程 自從有了第三個小孩之後,能夠個別分配給小孩的專屬時間也變少,但,這也是改善育兒流程的好時機。趁機思索有沒有可以省略的時間,第二胎時就是這樣子慢慢的優化流程,第三胎還是得持續的優化。 2021年: 老三的識字策略改為只有中華字經 不親子共讀 小孩反映不是很喜歡親子共讀的書籍內容 我所動的腦筋是 親子共讀 這塊。以前老大D花的時間最多,整天都在唸給繪本給他聽,書籍來源多為圖書館贈書及醫院的贈書禮袋,不然就是從網路推薦,再從圖書館借的經典名書。 老二N的時候則是唸的量比較少了,後來小孩較大後能夠表達想法時,詢問他們關於親子共讀的意見,結論是他們並不是那麼喜歡那些繪本,動物怎麼可能會說話,或是有些情節很不合理跟現實不符等。聽他們說了以後,才發現,原來他們讀繪本時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我也不喜歡那些不合理的情節,但囿於坊間提倡關於親子共讀的好處,我也是跟著操作,但事實上,並沒有得到相等的回饋。 還好當初,為了操作學齡前的識字,自己還加上了「中華字經」的唸讀,以及點讀筆的操作。關於親子共讀的見解,或許是因為我是爸爸的男性觀點,跟社會上主流是媽媽觀點也許有些主觀上的見解不同,這點敘明在先。 老三決定不實施親子共讀 老三P時,我就想作一個大膽的實驗,完全不主動跟老三P作親子共讀,有疑問的字,等他問我,我再被動的回答。 原因一 是主觀的覺得親子共讀在前兩個小子身上看不到很大的效果,前兩個哥哥在後來自己會識字後,喜歡看的書跟原本唸的那些有名的繪本完全沒關係。 原因二 ,老三P是班上九月生的小孩,進入國小後,在班上會是最成熟的小孩,在學習的起跑點上有相對的優勢,如果像兩個哥哥一樣,在進入國小識字量就超前兩年,這樣進入國小就會超強,那就沒辦法享受到跟同學一起學習成長的樂趣。 就這樣,在國小前,我放棄了親子共讀,不過依然保留著每天花幾分鐘唸中華字經,以及將點讀筆放在他隨手可拿到的地方,讓他自己去點讀想點的書籍。 經過了學齡前六年的時間,調整了許多的育兒流程,精簡後的流程,讓時間多出來一些,主要還是拿來操作關於杜曼體能的部份。 進入國小第一次測識字量是0 進入國小後的第一次識字量測驗,是「0」字,雖然震驚,但不意外,就這樣跟著大家一起去學習成長吧!從零開始慢慢的學。 接下來慢慢的進步,到小一的學期末,識字量是720,在班上還不錯,但還是輸幾個女生,不意

找不到育兒方向時,不妨從八大智能著手,小孩可以更完整的學習

圖片
 「多元智能理論」是現代教育界中最常採用的理論之一,因為是用八個類別來綜合評估一個人的外顯能力,也被稱為「八大智能」。 六歲前是影響一輩子的黃金時期,孩子這時的眼界及視野仰賴父母的引導。 育兒策略關係著小孩長遠的發展,時間拉的很長,沒有好的導師或是好的方法可以參考時,可藉由這八個類別去規劃生活,大人會比較有方向,也能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全面。 第一胎時不知該怎麼作比較好 結婚隔九年,才迎來第一胎,心情好緊張,沒有當過爸爸,面對著未知的新手未來不知怎麼辦?問人家,總是說,沒關係啦!到時自然有解決的方法,小孩自己會長大,不要想太多。 看書找資料,問了人家,很多人看到後冷言一句,「顧小孩看書沒有用啦!小孩又不是機器,怎麼可能會有標準答案」 啊!奇怪,有的人說不用去想,也有人說不用看書,那他們是怎麼教小孩的? 後來去觀察別人的教育方法,原來,教小孩也有二八法則,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父母願意花心思去思考教養,八十的父母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很多事情自然就會解決。 從我身邊的例子去看,學齡前多數的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幼兒園活動全家動員,但中間似乎還是有些不傳之密。否則,這些都是倍受父母庝愛的小孩,六歲進入國小後,怎麼開始就產生學習力的差別呢? 從坊間流行的育兒法開始嘗試 我試著從普遍流傳的教育法去入手,坊間比較盛行的方法都想要了解。參酌自己的個性,採取的方向偏向於蒙特梭利的讓小孩動手作及敏感期概念,加上杜曼的閃卡及體能計劃,另外再加上各家我覺得還不錯的方式,以截長補短的方式,半實驗性質地去帶老大D度過新生兒的階段。 經過了一年,那是力不從心、精力耗盡的一年,看著每天所作的紀錄,看著小孩從二公斤突然的膨風變大,卻也一直不曉得這一年來作的有沒有用。 一歲前的兵荒馬亂,主軸是以杜曼的體能為參考,生活上則是以規律作息加上百歲的精神,盡快的讓小孩肢體能力建立好,並且有可依循的生活作息,主要是為了讓早產兒加上低體重兒的老大D,身體能夠健康一些。 時間不夠,發現好像是因為作太多 各門派的事都想作,又要作得深入,時間是有排擠性的;每天帶小孩外出探索環境、長大些還得騎滑步車,就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每天看小小愛因斯坦,也要佔個半小時,還要拉單槓、練習不同地形的走路、玩積木、數量閃卡、認識家附近的環境……事情多到一件挨著一件,心裡一直想說,不要錯失黃金期,大人辛苦點就好了。 過了二年多,預期之外

這本書告訴你教出聰明小孩的科學方法----「心智科學教養法」

圖片
全職育兒已經超過十年,從第一胎開始的不知所措,到現在累積三個小男生的經驗值,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關於育兒書籍,後來就很少看了; 對於育兒書籍的選擇設定:(1)希望書裡的內容有提到實際照顧孩子的經驗,最好是作者有實際照顧的經驗。(2)要有科學實證的資料,但這樣的二個設定,很少找到有適合的書,這本書有符合這樣的設定。 這本書告訴你教出聰明小孩的科學方法 這本書要早一點看 「心智科學教養法」這本書的內容我覺得不錯,但要早一點看,因為很多事,三歲前就可以作了。 這次推薦的書,你看有多臭屁,封面上寫「日本第一腦醫學專家」! 作者瀧靖之是日本的高齡研究所醫學博士,研究所裡有全日本最豐富的腦部掃瞄資料,超過16萬筆的mri資料,本來研究目的是想藉由大量的影像資料找出失智症及大腦高齡衰退的原因,研究過程中,發現了聰明小孩有些共同的屬性,加上作者的小孩當時是四歲,也用這樣的法則去育兒,經過驗證,發現這樣的邏輯可行,就寫出了這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像是「笨蛋是可以治療」這本書的科學研究,再佐以「遊戲化實戰全書」的簡易版,內容簡單且易懂。 「笨蛋是可以治療」的作者曾經提及,腦科學的研究日新月異,沒有用科學儀器去呈現活腦資料的書籍就不要看了,這本書的論點,是藉由腦部mri的資料去歸納而成,符合科學的精神。 整本書的主題 綜觀全本,整個大意扣住一個主題,要讓小孩去變聰明,就是要讓他有 好奇心 ;父母的角色,是想辦法培養並引導其好奇心,然後在學齡前,將圖鑑與實物去結合,藉由虛象的書籍知識,結合實物的互動,增加大腦的使用刺激。 另一個重點是「 泛化 」,指的是如果有單一項的強項,例如:運動、美術、音樂等,都會藉由這項技能的精進,驅使腦部活動範圍的擴大,進而提昇其他的功能。 所以不用害怕小孩喜歡運動,頭腦會不好; 杜曼的六環圖 裡面有提到,提昇六環中的某一項,其他的五項都會一起的提昇。 書裡提到的三個法寶 書籍裡提到 三個讓頭腦變聰明的法寶,分別是圖鑑、捕蟲網和音樂。 這裡的法寶只是泛稱。 圖鑑 是指三歲前就開始接觸圖鑑這類的資料,讓小孩不排斥這類的百科資料。 捕蟲網 指的是去接觸實物,並且與圖鑑相互結合,在圖象及實物中產生大腦的連結,並且擴大其相關使用道路; 音樂 的部份,主要也是可以活化大腦的使用範圍,並且活用多項的腦部功能區,所以從小就開始培養對於音樂的練習,另外,音樂的使用區跟語言區的位置

淺談早期教育的可複製性︱國小畢業縣長獎、三個都是班上第一名

圖片
終於等到了,期盼三個小子同時在學校都是月考第一名,這個小夢想,終於在這學期實現了。 這個夢想的難度在於,老大和老二、老三的學年差距,分別是兩年、三年。三個能夠同時在同一間學校一起讀書的時間,只有今年這一年,老大是六年級、老二是四年級,而老三是一年級。 上學期是兩個第一、一個第二,心裡就在盼望,剩半年了,有沒有機會三個一起站在隊伍的最前面,一起領獎,這學期終於達成了。 這也是對於育兒過程的一個檢視,老大即將國小畢業,畢業典禮會領到縣長獎,算是國小階段的的里程碑,看起來,整個家庭教育的方向應該是沒有問題,接下來的兩個小的就這樣沿用下去。 偶爾會有朋友或是家長,碰面時會提問,好奇要怎麼樣培養小孩的學習,畢竟三個小孩在班上都是前三名;學校是鄉裡比較好的國小,一個班有二十多個人,不像偏遠學校一班只有幾個人容易考到前幾名,要前三名難度其實有些高。 問了一下對方的小孩,都是已經上了國小。我只能淺淺的提醒一下國小的重點,心裡的OS是:唉!怎麼都沒有遇到小小孩的家長呢? 對我來說,早期教育是從懷孕的那一刻就應該開始規劃,出生後把握腦神經的發展黃金期,盡量的讓頭腦聰明一點,部落格的文章也提過,一歲前就開始的 杜曼體能計劃 、 多爬行 、 三歲前讓頭腦更聰明的四個方法 ,好好的把握時間,直到六歲後,就可以開始放鬆一點,因為這時大腦的發育已經達八成了,有個說法是六歲看大,我是同意這樣的論點。 上了國小,就是把頭腦已經打好的基礎能力重新組合而已,到了小三,大概就決定了未來的學習發展。 大腦發展的基礎打得好,基本的能力就會在前段班,讀起書來自然會比較容易,再佐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五快學習法,自然是如虎添翼。 如果讓我簡單下個結論,早期教育是有用的,了解原理後,要儘早開始,六歲前大腦就發育八成,多發展一些,頭腦就會聰明一點,而且早期教育的模式,是具有可複製性,有心的家長,可用六年的時間去換未來的成長性,值得深思。

從小就可以為兒童準備好的硬筆字基礎

圖片
小時候開始的硬筆字學習過程會影響未來一輩子的書寫輸出,學貴慎始,我不希望小孩長大後還要再去修正握筆姿勢、修改字體。 所以在育兒過程中,我把硬筆字列為比較重要的項目,操作有法可循,只要把握住學齡前每個階段的特點,就可以在國小時完成準備。 以下內容是三個小孩學習硬筆字的過程,我希望未來小孩在書寫過程中,能夠快速且美觀,足以應付生活上所需即可。 硬筆字的書寫是藉由手指的精細操作能力和良好的眼球控制、手眼協調能力、視知覺、記憶力來學習字的形狀、位置及筆畫長短等功能組合而成。 所以我們只要把這幾個部份按照發展敏感期依序盡早完成,在進入國小前做好基礎能力的準備,在一年級正式開始寫生字時,就可以專注在觀察筆畫位置及形狀, 從開始就正確,最後的結果通常不會太差。 時間表是參照 杜曼.如何使寶寶身強體健的進度表 中的第七項,盡早達成寫字所需要的兩種能力,平均發展年齡是六歲。 延伸閱讀: 小一學寫字--布衣握筆器.新式九宮格作業簿.兒童會寫字的兩個關鍵 三個小孩都是照著本文的流程去操作,也都可以在進入國小前順利完成需要的基礎能力,進入國小後,再用自製字帖的方式去寫生字及常用字,就可以完成實用硬筆字的學習。 嬰兒期:操作能力持續練習 抓握反應 從出生開始,小孩會有抓握反應,只要常常練習抓大人的大拇指,就可以早一點完成自己抓握、放手的功能,什麼時候完成,不知道,但可確定的是每天練習個幾次,可以早一點完成握手及放手的控制,這時就可以開始進行下個階段。 拉手、木棍等可以幫助寶寶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抓握力 每天練習一點點抓握,小孩的發展能力很強,很快的就可以發展出足以支撐體重的臂力及抓握能力。  幼兒期:強化抓握力 爬竿、單槓、擺盪等活動可以進一步鍛鍊寶寶的抓握力 在確定發展出足夠的抓握能力後,除了家裡有準備攀爬前進橫梯及單槓供小孩自由去使用, 我們在國小或是公園玩樂時,也會讓小孩去爬竿和拉單槓。 學齡前:準備用三指握筆 握筆時,從握拳開始進化 在剛開始畫圖或是寫字時,手指的精細能力發展還沒到位,沒辦法控制手指的細部動作,所以這時就讓他自己用拳頭去握筆,要注意的重點是筆不要太細,最好是粗一點,當他可以抓住筆時,就可以開始畫圖,一開始一定是從握拳開始。 爬竿的能力可以作為三指握筆的參考 如果小孩可以輕鬆爬竿爬到頂,表示抓握力已經足夠用三指去控筆,這時就可以導入握筆器,讓握筆的姿勢正確,握筆器要

自力從Pixnet將網誌搬家到 Google Blogger 過程以及問題記錄

圖片
離開使用10年多的Pixnet搬到Google Blogger,在研究了搬家流程後,決定自己慢慢搬,花了約十幾天,過程不難。最大的問題在於開始建立時,設定網誌為不搜尋。造成後來Google Search Console無法建立索引的問題,讓我困擾了很久,這一些問題,是過去在蒐集網路資料時沒想到的。 想從 Pixnet搬到Blogger 的原因 1.想找個長久存在的網址 1-1 網誌的內容好像對網友有幫助 Pixnet的部落格當初是為了記錄陪伴孩子過程中的點滴,當成筆記在寫。後來開始有些關鍵字開始產生,例如:滑步車、點讀筆、杜曼…,也有網友會詢問相關問題。這幾年關於硬筆字帖的關鍵字查詢次數越來越多,有些關鍵字已排在搜尋的第一頁(例如:電腦字帖、自製字帖、硬筆字帖列印…)。時常有網友詢問關於自製硬筆字帖的細節,網誌的存在好像有些意義。 自己也想學習電子書EPUB製作、ISBN申請、自媒體導流等新知識,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製作了「用電腦字帖快速學會硬筆字」這本電子書,並且上架。日後關於製作這本電子書的想法及過程,有空也會寫在網誌上。 1-2思索會長久存在的固定網址 開始覺得這些育兒點滴好像對人家會有幫助,所以想找個長久存在的網址,讓資料可以留下來。 因為有Yahoo部落格倒站的經歷,加上近期Hinet Xuit的關閉,其實對於Pixnet能否永久存在我不是很有信心,本來部格格只是當成生活記錄,文章不見其實也沒太大的損失,有了電子書、有些關鍵文章似乎對別人有幫助,對於有固定連結這個想法,就需要思考比較多的層面,Google是全球屬一屬二的企業,可能比較有保障,雖然近期Google Podcasts也要收攤了,不過我覺得Blogger的使用者眾多,也有廣告收入,暫時要倒應該也輪不到他,屆時再來煩惱。 當然,另一個想法是買網址,日後搬來搬去也不怕倒站的問題,不過,因為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暫時沒有心力去處理,不想把事情搞得太複雜,等以後再來考慮。 2.行動裝置比例出乎我意料,想要RWD模板 部落格經過十多年的紀錄,三個小孩的育兒策略差不多,小孩年齡較大後相關文章比較少寫,也沒有在管理網誌,很少去看分析資料,有次從Google Search Console的統計資料發現,使用行動裝置觀看我的網誌文章比例竟達到七成,讓我重新去思考部落格使用時的意義。 網友會點進來看文章,表示文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1)常用字.字型及紙張的選擇.電腦字帖的製作過程

對兒童腳掌的成長速度有概念,可以趁有優惠時先把鞋子準備好

【電子書】用電腦字帖 快速學好硬筆字

熱門文章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把日常用的筆拿來練習才實用

重回動物卡:杜曼閃卡於一歲、二歲的差別

硬筆字:小一新生的自製生字簿.小三的寫字及心智圖

從小就可以為兒童準備好的硬筆字基礎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2)喜歡的文章以及生活上會用到的字

關於本站 連絡我們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