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12)∣第五階段:乘法.學齡前在家數學自學階段性結束

實施進度:大班下學期到小一下學期之間

必備條件:能夠熟練的運用加減法,不需手指及教具

內容:從加法進入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九九乘法的熟習

想法

雖然小孩在小一上學期的時候,都在家完成數學的前四個階段,加減法也都可以很流暢;但對於乘法的導入,一直抓不準時間,主要的原因還是怕多學了一種數學方式,跟學校的進度不太一樣,也許會阻礙學校的學習。

乘法是建構在加法之上,而利用公式化後簡化運算的時間,而不是另一種運算法。

在學校的部份,學校老師是要求小二的下學期要開始背九九乘法。所以我開始的時間點會比學校早個幾個月,但不會提早到太早。

小孩班上的同學,有人很早就背完九九乘法,但對照數學的月考成績,似乎沒有對價的關係,也間接證實我的想法,乘法不需過早的介入,會背誦只能炫技,但對於數學的理解幫助不大。

我自己是以觀察小孩對於加法的心算能力及反應速度,去決定要開始學習乘法的時間。能夠隨心所欲的進行心算加法後,再開始作乘法的入門。

過程

單位數的記錄

等差數列的填空:2的倍數.3的倍數…

加法的複習

連加法

連加法加上乘法的算式記錄

九九乘法背誦

九九乘法倒背

乘法的直式及橫式

利用乘法解題並列出算式

感想

這是學齡前在家自學數學方面的最後一個階段,當初安排時也是考量了許久,真的能在幼兒園畢業前,完成流暢的加減法,以及空間感的訓練嗎?

結果是肯定的,從三歲多開始實施數學的計劃,慢慢的走到了六歲,每天花約十分鐘的時間去完成一頁的進度;老大D和老二N進入國小後,數學的部份完全不用多花心思,就可以遊刃有餘的完成學校安排的進度,除了數學這個科目本來就是藉由馬太效應的強者恒強效應,進而也帶動了其他科目的積極學習,也因此硺磨出自學的能力。

學校的進度是齊頭式的平等,但對於行有餘力的小孩,適時的給予補充教材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學齡前的黃金六年,可以慢慢的去打好基礎,家裡三個小孩也都是沿用著這樣的模式。

會寫下這篇是因為當年是從無到有的摸索,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最後也在嘗試中捨棄了過多的不必要,想必也有些家長想要施行卻找不到方向,數感的建立不難,在於循序漸近。

如果說要對幼兒的數學有幫助的一些想法,除了教材之外,我會建議用算珠去培養早期的數感,古式數棒及小方塊去練習空間的堆疊,魔術方塊則是培養空間的思考能力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克服、還有邏輯的推演;以國小入學作為分界點,學齡前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去運用,學齡前的數學,大部份是按照部落格上的過程循序漸近去施行,除了乘法的第五階段外,在小一前大致都能完成,小孩有成就感,生活上也實用,我覺得這是值得把時間放在上面的好選項。

另外,學習能力每個人有發展不同的時間性,在家自學是要在愉悅且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讓學習是一種遊戲,切莫因為家長的期待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每個人頭頂都有一片天,也許真的有數理能力不好的人,但他相對的一定也會有其他的強項,學齡前不見得要去著手數學這塊,而是藉由多元的角度去觀察小孩的發展,讓小孩的視野能夠更大、更遠,作為進入學校後正式開始學習的基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1)常用字.字型及紙張的選擇.電腦字帖的製作過程

對兒童腳掌的成長速度有概念,可以趁有優惠時先把鞋子準備好

【電子書】用電腦字帖 快速學好硬筆字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把日常用的筆拿來練習才實用

2023年的熱門文章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2)喜歡的文章以及生活上會用到的字

用Google地圖把三種資料轉成Maps.me可以用的離線地圖

丹尼丁研究

硬筆字:小一新生的自製生字簿.小三的寫字及心智圖

從小就可以為兒童準備好的硬筆字基礎

隨機文章

  • 4M11D_厭奶期+火星語開始11/03/2011
  • 懷孕週數β-hCG 指數之參考值及超音波26/10/2012
  • 1Y9M3W-模仿.和室跳水.完整爬滑梯.玩水.平交道看火車12/08/2012
  • 攀爬橫梯的前期---嬰兒床裝木棍10/07/2011
  • 關於杜曼寫在一歲四個月23/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