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從Pixnet將網誌搬家到 Google Blogger 過程以及問題記錄
離開使用10年多的Pixnet搬到Google Blogger,在研究了搬家流程後,決定自己慢慢搬,花了約十幾天,過程不難。最大的問題在於開始建立時,設定網誌為不搜尋。造成後來Google Search Console無法建立索引的問題,讓我困擾了很久,這一些問題,是過去在蒐集網路資料時沒想到的。
想從 Pixnet搬到Blogger 的原因
1.想找個長久存在的網址
1-1 網誌的內容好像對網友有幫助
Pixnet的部落格當初是為了記錄陪伴孩子過程中的點滴,當成筆記在寫。後來開始有些關鍵字開始產生,例如:滑步車、點讀筆、杜曼…,也有網友會詢問相關問題。這幾年關於硬筆字帖的關鍵字查詢次數越來越多,有些關鍵字已排在搜尋的第一頁(例如:電腦字帖、自製字帖、硬筆字帖列印…)。時常有網友詢問關於自製硬筆字帖的細節,網誌的存在好像有些意義。
自己也想學習電子書EPUB製作、ISBN申請、自媒體導流等新知識,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製作了「用電腦字帖快速學會硬筆字」這本電子書,並且上架。日後關於製作這本電子書的想法及過程,有空也會寫在網誌上。
1-2思索會長久存在的固定網址
開始覺得這些育兒點滴好像對人家會有幫助,所以想找個長久存在的網址,讓資料可以留下來。
因為有Yahoo部落格倒站的經歷,加上近期Hinet Xuit的關閉,其實對於Pixnet能否永久存在我不是很有信心,本來部格格只是當成生活記錄,文章不見其實也沒太大的損失,有了電子書、有些關鍵文章似乎對別人有幫助,對於有固定連結這個想法,就需要思考比較多的層面,Google是全球屬一屬二的企業,可能比較有保障,雖然近期Google Podcasts也要收攤了,不過我覺得Blogger的使用者眾多,也有廣告收入,暫時要倒應該也輪不到他,屆時再來煩惱。
當然,另一個想法是買網址,日後搬來搬去也不怕倒站的問題,不過,因為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暫時沒有心力去處理,不想把事情搞得太複雜,等以後再來考慮。
2.行動裝置比例出乎我意料,想要RWD模板
部落格經過十多年的紀錄,三個小孩的育兒策略差不多,小孩年齡較大後相關文章比較少寫,也沒有在管理網誌,很少去看分析資料,有次從Google Search Console的統計資料發現,使用行動裝置觀看我的網誌文章比例竟達到七成,讓我重新去思考部落格使用時的意義。
網友會點進來看文章,表示文章有一定的價值,當然很高興;也思考自己平日上網的點閱體驗,我平日用手機滑網路的機會也多,不喜歡廣告擋住版面卻又難以關閉的感覺,尤其是Pixnet廣告真的很多,我可以理解Pixnet經營網站也需要廣告的收入,但是閱讀體驗並不是很流暢。
考慮到行動裝置的使用體驗,如果部落格搬家後,希望用RWD響應式模板,廣告的呈現不要太誇張,讓行動裝置的呈現比較友善。
Blogger的官方模板在行動裝置上的呈現,覺得可以接受,況且,不用再去考慮SEO或是語法的問題,我覺得很方便。
3.未考慮自架站的原因
3-1 目前沒有自架站的需求
考慮到RWD網頁的問題後,剩下來就變成要搬到Blogger或是自架站,部落格本身的功用是作些生活記錄,暫沒有想要擴大經營,所以每年要投入買網域、虛擬主機這些架站成本,需要權衡中間的利益得失,以目前來說,暫時還沒有自架站的強烈需求。
3-2 自架站需要一定的技術
除了成本考量,自架站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遇到問題才容易解決,我目前的知識還沒完整,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後才會考慮加入,也許要花上很多心力。觀察很多WordPress網站,有些看來雖美觀,但使用上的網站體驗並不佳,雖然號稱世界上有四成的網站是用他們的技術,感覺起來很多站長的作法是把外掛湊在一起,有進行優化整理的似乎比較少。
4.Google Blogger有一站式的管理 不用太費心
Google Blogger的文章編輯器,有基本的html語法,即見即所得,但又不會產生一堆的語法例如用Word編寫,在編寫上很方便。
不需主機的費用,也沒有維護主機的煩惱,不用怕流量爆掉,架站要花的心思不需太多,會比自架站簡單許多。
圖床是原生不用另尋地點,雖然很多進階的功能都沒有,稍嫌陽春但已經夠用,我本身也是Google生態系的使用者,網頁能結合他的眾多產品,使用上應該會比較方便。
5.Blogger可以修改版面
Blogger和自架站都可以使用RWD版面,但Blogger免費對我已夠用,就先以Blogger為優先,以後有需要再搬家。
在試用過許多Blogger的非官方模板後,最後還是選擇用Blogger的官方模板,以後Blogger的語法如果有調整,不用再去費心修改版面等瑣事。
相較於Pixnet,Blogger的版面自由度多了非常多,可以藉由語法去調整版面的呈現,如果有心,甚至可以改的跟商業網站一樣的美觀。在Pixnet也曾對版型有作些CSS的修改,讓字型大小、顏色等比較符合我的想法,在Blogger的官方模板也先針對這些小細節先作修改。
日後比較有空,修改HTML和CSS這些事可以慢慢試,暫時就先不費心。平時也有看到一些Blogger很美觀,運作起也來很流暢,都是未來可以慢慢學習的部份。
6.Blogger SEO移轉不用傷腦筋
因為Blogger是Google的產品,所以網頁結構一定適合Google Search Console的規則;Pixnet似乎沒辦法作直接轉址,所以用土法煉鋼的方式一篇一篇的改文作導流。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優化SEO的細節,但我沒想研究那麼深,好的內容應該還是比較長久的方式,只要基本的設定有作到,藉由自然搜尋後,應該會產生網站的長尾關鍵字。
Pixnet當時寫的時候也沒考慮SEO的問題,很多關鍵字也是靠著自然搜尋拿到第一頁的位置。
這次搬移過程,其實也是因為SEO移轉的考量,讓我中間碰到一些問題。
問題及思考的過程,我列在文章後面。
Google Blogger的缺點
搬到Blogger的用意是希望不要有廣告的過多干擾,版面比較清爽,而且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去控制版面。這幾個優點跟自架站差不多。
比自架站多出來的缺點,我覺得在於Google這個招牌,微軟的搜尋引擎有可能不推文章,對岸也看不到,看得人相對就變少,而且Google Blogger不像Pixnet有平台的權重支援,要從無到有去推動SEO似乎有些困難。
從 Pixnet 搬家到 Google Blogger 所要做的事大概順序:
- 申請Google Blogger,選定主題,作好網誌設定
- 設定網站版面配置,Google Blogger佈置完成
- 從Pixnet匯出備份文章
- 批次修改匯出檔內的部份文字
- 利用工具轉檔
- 將備份檔匯入到新的 Blogger 網誌
- 匯出Pixnet圖片方式一(整站砍圖)
- 匯出Pixnet圖片方式二(單頁抓圖)
- 更新Blogger圖片的連結
- 到Pixnet更改搬家後的連結
- 發佈文章
- 安裝其他工具
- 開啟Google Analytics及Google Search Console
搬家過程
申請Google Blogger,選定主題,作好網誌設定
家裡有好幾個Google帳號,以前也用別的帳號寫過Blogger網誌,Xuit、Pixnet也都寫過部落格,申請新網誌的過程很簡單,幾分鐘就搞定。
選擇官方模板
選擇主題的部份,本來是想選用網路上很多人推薦的非官方模板,套用在測試的部落格上,發現更換好幾個模板之後,有些程式碼清不乾淨,也許是Blogger這邊有鎖掉一些東西,會多出一些多餘的欄位,看得到的<body>是如此,那看不到的部份<head>也許也會移不乾淨,被埋一些語法在裡面也說不定,因為沒辦法了解原始碼的設計原則,平常電腦也會作些電子交易,為了安全,也為了讓日後維護單純一點,還是從官方模板下手。
本來是想從官方模板慢慢修正,我發現更改一些小細節時,電腦版畫面的改變和手機畫面的改變不太一樣,覺得應該是內部設定的連動沒設好,還有手機版的模板沒開放修改,一旦我從原始碼去修改,會不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呢?花了好幾天測試,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選擇直接用官方模板內的自訂去作修改,而不去動原始碼。
修改模板的部份
用主題內的自訂,改了背景圖片、欄寬、文字大小、文字顏色、連結顏色、連結變色。
文章文字設為18點是以前在Pixnet的習慣,自己看的舒服,也希望別人也能看的舒服,不過內建的h3字體大小內建為16,需改原始碼,否則版面看起來的呈現會奇怪。
文字顏色調整成我想要的暗黑。
網誌設定
網誌設定我參考別人的經驗,幾乎都沒有更動原始值,除了隱私權-讓搜尋引擎檢索這項,我先把他關閉,為的是在文章搬完先存成草稿,等文章的量累積到達一定量再發佈,屆時再打開搜尋,主觀覺得文章量比較多後,網站會比較完整,讀者的感受會較好,沒想到這樣的設定卻造成其中的一項問題。
設定網站版面配置,Google Blogger佈置完成
選擇官方的模板,有些欄位可以自行設定關閉或是打開,考慮到以前看別人網站的經驗,我想讓網頁單純一點,除了首頁上加了網頁連結外,其餘的部份並沒有打開。側欄的部份就沿用預設的標籤、封存及檢舉濫用情形。
從Pixnet匯出備份文章
在Pixnet後台,從設定管理-匯入/匯出,選擇匯出(匯出 MT格式備份檔),就完成匯出檔案。
細節可參考:記錄,從Pixnet搬家搬到Blogger (Blogspot)
批次修改匯出檔內的部份文字
部落格是從老大D開始寫,當初以為只會有一個小孩,沒想接連又來了二個小孩,所以在文章的稱呼上有需要調整的部份,另外,剛開始以為沒人會看文章,所以有些文章直接寫上名字,這些都是需要修改。
這個部份用批次修改文字的軟體進行修改替換,如果未來連結的圖床,網域內的圖片檔名沒變,也可以從這個步驟去修改圖片連結,因為經過十多年,我想要在搬家過程順便檢查文章及圖片,文章數也不多,所以我選擇每篇檢查後再發佈。
我使用的工具是:Notepad++
題外話,說件真正發生過的事情。有部落格的網友藉由網站上的資訊,推敲出居住的地方,從北部來花蓮渡假時,順便來找我,還說得出小孩的名字,當時讓我心頭一驚,覺得還是不要大意,寫網誌純粹是記錄點滴,但面對網路沒有疆界,會面對什麼樣的觀點還是很難想像,盡量在現實中不要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利用工具轉檔
使用的工具是Blogtrans,網路上有很多文章可以參考,因為這個工具已經很久了,用法很簡單,就是單純的轉檔。
過程一樣可以參考這篇
記錄,從Pixnet搬家搬到Blogger (Blogspot)
批次修改文字的部份不一定要在Pixnet匯出的原始檔作,也可以在轉換完的檔案內執行,另外,從Pixnet轉出來的文章,只有文章的文字部份,沒有把圖片打包攜出,文章內的圖片還是會連回Pixnet再顯示,目前應該不會有問題,等到有一天Pixnet限制外連,或是Pixnet倒站,那時圖片就必須重新建立。
我會建議在Blogger這邊重新建立圖片,或是另外找圖床,但是文章內的圖片連結,應該是要用程式下去對應,如果技術上沒有辦法執行,有兩種選項,一是請專家幫你搬。二是自己一篇一篇的重新對應。
我的文章及圖片沒那麼多,也沒有搬移的技術,加上圖片有些我想要重新整理,所以在處理完匯出檔後,我是一篇一篇上傳圖片,將Blogger的文章內重新設定圖片連結。
將備份檔匯入到新的 Blogger 網誌
在Blogger的設定執行匯入內容,要有耐心,不要亂動電腦,Blogger的設定是在一定的時間要完成匯入,如果資料太多會造成匯入失敗,這時就要回到轉檔工具把文章切割成好幾份再傳。
我就因為重覆匯入太多次,被封鎖匯入功能。
匯出Pixnet圖片方式一(整站砍圖)
電腦裡存有原始的照片,但因為怕有狀況,全部抓回來放在電腦裡供對照,處理的方式是利用下面網址的說明進行。用HTtrack來抓圖。
參考網址:搬圖 搶救BLOG圖片大作戰,圖片快速備份/搬家術!
匯出Pixnet圖片方式二(單頁抓圖)
雖然抓下整個Pixnet相簿的圖片,但沒有去研究Blogger API,所以圖床的部份沒辦法整筆匯入Google內,我的作法是一篇一篇的整理文章,用chrome裝了一個外掛「Image Downloader」,當我編輯某一篇文章時,可以抓這個網頁上連結Pixnet的圖,抓完存到電腦的資料夾後,就是文章會使用到的圖片,整理後,再上傳到Blogger即可。
更新Blogger圖片的連結
有部份的圖片加上浮水印,因為抓回來的圖片是寬600或是500,有的圖片如果想要用特大的設定(寬為640),我就會去找電腦裡的原始圖檔再來加工,整個過程就跟平常的寫文章流程一樣。
圖片修改完畢後,上傳到Blogger,文章內就會產生圖片連結,從編輯器內或是網誌-設定-你網誌中的媒體,也可以看到Blogger內的所有圖片。
到Pixnet更改搬家後的連結
將點閱率比較高的文章先行整理,整理完文章在Blogger內是草稿狀態,準備整理到一百篇後,再開始發佈。
先在Pixnet作一個搬家的公告樣板,當Blogger的某一篇文章發佈後,對應的Pixnet文章內文就更改為搬家的公告樣板,樣板內的連結指向Blogger的對應連結,所以我是以文章作一對一的對應轉換,目的是為了留下原先的SEO,這樣一對一的發佈,要考慮幾個問題。
1.平行發文的初期,文章會較少,我希望讓網友進到新的Blogger時,至少有三十篇以上的文章,讓網站看起來比較豐富,所以剛開始執行時會希望趕快完成,比較有時間的壓力,。
2.由於Blogger發佈文章每天有篇數的限制,好像是50則,之前測試部落格時,整批匯入時反覆測試,或許是時間太接近,或是同ip的問題,有兩個網誌被Goolge禁止匯入,其中一個網誌有申訴成功,有重新開放匯入的功能,另一個本來是要當正式網誌,因為等待申訴處理還要時間,我就把那個網址放生不管,有了這個經驗,我在不確定Google的規則下,沒有選50篇同時發佈,而是一篇一篇慢慢發,我覺得這樣時間會隔開一點,比較不會像機器人發文,另外,每天發佈數量我設定在20-40,所以主要的120篇文章,我分了好幾天。
發佈文章
Blogger發佈文章時,同時更改Pixnet的內容為搬家公告,一篇一篇來,主要是怕Google機器人在爬文時,出現同時有兩篇內容一樣的文章,而讓新Blogger的積分沒辦法上昇,還是因為一樣,這是不確定Google的遊戲規則下的辦法。
安裝其他工具
選了官方的RWD單欄樣板有個缺點,就是網頁上沒有其他的文章連結讓人有機會再點選,也許進來後看完單篇文章就走了,我希望在文章內部安排其他的連結,讓進來的網友有可能點閱,我使用了三個工具。
1.在官方的樣板中原本就有的「熱門文章」的功能。
2.在文章底部加入「相關文章」。
花了時間尋找了很多方式,似乎因為是新的官方樣板,很多舊的方法都沒辦法用,或是在測試的Blogger可以用,但是正式的Blogger卻沒辦法使用。後來我發現相關的文章要找新樣板發佈之後的時間,約莫位於2017年3月之後,比較有可能是新樣板可以使用的功能,對我才有意義,後來找到一篇參考文章。
3.「隨機文章」的外掛。
其餘的外掛等,等以後有空再說了。
開啟Google Analytics及Google Search Console
文章發佈到一定數量後,在設定裡開啟Google Analytics以及Google Search Console這兩個部份,申請的過程網路上很多介紹,我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說,這兩個項目要參考的文章最好是這幾年發表,有些項目的位置或是細節有些不一樣。
我是在Google Search Console建立後才發現原本我想的流程有些檢討空間。
搬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1.匯入文章時,因為重覆操作被鎖住匯入功能
Pixnet匯出文章很簡單,Blogtrans轉檔也很簡單,只是匯入是否成功的決定權,掌握在Google的手上。
1-1 執行第一個Blogger的匯入被鎖住
我先在測試的網誌上執行匯入內容,匯入文章成功後,想到某些事,砍掉文章後,再重新匯入,被Google認為有問題,匯入功能被禁止。
被禁止後的當下,有些shock,思考一下後,在同一台電腦用另一個不同的Google帳號,新開一個部落格執行匯入,也不讓我匯入,所以我知道了,Google會用帳號和ip來判斷是否為機器人發文。
後來收到郵件,通知匯入功能被禁止的訊息,我提出申訴。等待二天,回覆可以重新匯入。
1-2正式執行匯入 因砍文重新匯入再被鎖
接下來這個是正式要用的部落格網址,所以很小心的去執行。
第一次操作匯入時等了很久,沒有反應。按第二次匯入,成功匯入。
匯入時因為勾選為直接發佈,所以三百多篇文章直接發佈,發佈完,想到本次搬家有幾個目標:文章按原先的發佈時間排列、自設有關鍵字的連結網址、類別重新分類,但直接發佈,網址就沒辦法自訂。
於是開始將原本已發佈的文章改為草稿,發現改為草稿時,時間會變成自動,這樣要一篇一篇去找原始日期來修改,我覺得麻煩,所以選擇把所有匯入的文章砍掉。
砍掉後重新再匯入,Google就又把我鎖起來了,這次想說不申訴了,不知申訴完還要等幾天,很多事情要作,再申請一個新網誌重新開始,只是可惜當初想好的網址。
總之,後來就是慢慢的處理文章、發佈文章。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後來在爬部落格的相關文章時,都會選擇比較新的文章,或是直接找官方文件,但有些規則,還是找不到比較明確的答案。
這次得到的心得是,不要太心急,也不要太好奇,想好整個流程再匯入,只有一次機會,不要重覆執行同樣的功能,本以為Blogger會像電腦上的軟體可以重覆操作,事實上,Google那裡的規則我不明白,所以要謹慎一點。
2.網站的網址新建時關閉檢索導致無法產生索引
2-1原因是新增網誌時關閉檢索
因為怕Blogger的文章還沒有整理好時,會跟Pixnet的內容相同,使得SEO的判定上出問題,最差的情況下也許會被判定整個網站無效,所以在10/30新建Blogger時,設定「隱私權-讓搜尋引擎檢索」為關閉。
後來整理完一百篇文章並公佈後,在11/14將網誌的「讓搜尋引擎檢索」開啟,但在搜尋頁面上都看不到網站的文章。
11/14申請Google Search Consol後,看報表發現文章並沒有建立索引,查了一下原因。
網頁未編入索引的原因是網站的網址遭到「noindex」標記排除,機器人的檢索記錄是已在建立Blogger的當天10/30及隔天10/31作將電腦版及行動版作第一次的檢索。
2-2提交sitemap沒用
11/15提交sitemap.xml,當天晚上就有探索sitemap.xml並讀取網頁資料成功,本以為會把網站及文章的索引建立,事實上並沒有,所以應該是有不同的爬蟲機器人執行不同的任務。
2-3提出驗證後等待
後來把網站的網址執行「測試線上網址」的動作,測試線上網址沒問題後,就提出驗證。
得到的想法是,sitemap和網頁索引,似乎是不同程式在執行,所以可以雙線進行。但因為我是主網域被標記noindex,所以底下的網頁就跟著沒辦法建立索引。
另外,本以為網誌設定為不搜尋,爬蟲機器人就不會去爬,沒想到成立當天就來爬,所以Blogger應該還是有主場的優勢,會主動去登錄網站。
另外,新建Blogger的當下,Blogger應該就有通知Google的爬蟲機器人過來爬文,所以和我原先認為關閉搜索是指Blogger這裡就擋住不開放搜索是不一樣。
網站『遭到「noindex」標記排除』這件事,造成我舊網誌連結過來點閱的次數,都沒有列入成效,也沒有將重要網頁列入索引,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
2-4 Google Search Console奇怪的審核機制
利用 Search Console「測試線上網址」,可測試出首頁網址(https://batteryoldbalife.blogspot.com/)「可以建立索引」。
但,若是利用「網址審除」這個功能去執行首頁網址的檢查,會出現「網頁未編入索引」:然後再從這個檢查失敗的頁面進行「測試線上網址」,卻同上也出現「可以建立索引」。
總之,我覺得首頁網址未編入索引這個問題,影響我新網誌的文章被編入索引非常多,因為Pixnet的文章一直有引流過來,所以在新網誌的部份文章確定有點閱數,從GA也看得到次數,但就是不被列入索引,唉!真不曉得 Search Console判定的標準是什麼?
3.官方模板標題的字體大小沒有連動
雖然用官方模板,還是自行修改了一些小細節,讓文章版面的呈現更符合我的想法,在文章的內文字體大小改為18後,發現電腦版和行動版的的子標題h3的大小沒有連動調大,一直找設定都沒有找到可以更改的項目,本想不要動到原始碼,後來因為外掛相關文章等因素,還是修改了主題的原始碼,所以就順便改了h3的設定。
小結
這次搬家過程中,預期之外的事情很多,所以也學到很多,我的想法是,Pixnet搬到Blogger,最單純的方式,只作三個動作:①直接從Pixnet匯出檔案、②用工具轉檔、③將轉檔後的資料匯入Blogger。
Blogger的預設值都不要去更動,剩下就是思考圖片的放置位置而已,如果不重設圖片,就讓網誌去連結原來Pixnet的圖床,要把SEO移轉的話,Google Search Console要把兩個網誌都新增資源,這樣才能完成新舊網站的移轉。
如果像我一樣,想要先關閉搜索再打開。為了確定日後整理的文章網頁會被編入索引,我會建議先確定網址「遭到「noindex」標記排除」這個項目已經被驗證沒問題,再去作提交文章及sitemap.xml會比較好;因為網站的網址沒辦法被GSC承認,裡面的文章寫的再好,都不會被Google看到,寫文章就失去意義了,想當初,看著Pixnet的流量開始變少,新網誌這裡卻一直沒辦法開始運作,心裡真的覺得很煩,怕最後Pixnet的連結失效後,這個網誌就會沒有來源可以引流。
另外,我覺得Google的規定雖然有寫出來,但不夠明確,比如幾分鐘內不要重新匯入內容、或是不要輕易刪除後再匯入相同文章、先把網誌關閉搜索後來再開放會造成的影響等,都沒有確定的數值或是確定的日期可以參考,所以安全一點的作法,就是不要想太多,不要想用試的,要盡量準備好才開始動作,只作一次動作,預設值如果不確定,就不要更改。
最後,雖然一番波折,過程讓我搬的不是很愉快,還是謝謝Google免費提供一個穩定且設計完善的地方,讓我能夠把生活的記錄能夠繼續下去,感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