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卡(1)簡單介紹

新手父母除了餵養小孩,多數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會想到,不要輸在起跑點,如果可以把小孩的底子打好,以後小孩輕鬆,大人也輕鬆,所以會去尋找適合的教育方法。

世面上現在有很多的早期教育系統,例如:蒙特梭利、七田真、華德福、杜曼、讀經、全雙語等。

我有三個小孩,第一胎的教法比較多元嘗試,後來方法固定後,三個的成長歷程都差不多,因為閃卡比較多網友問我。所以這裡就簡單說一下我的心得及想法,實施的方式則是以杜曼的閃卡為例,去討論優缺點。

閃卡是什麼?

顧名思義,閃卡就是把卡片用閃示的方式,讓受教者去學習閃卡的圖形,並且與教導者的聲音作為聯結,因此器材為閃卡、展示者,目的則是希望對應的圖形與聲音產生聯結。

這裡牽扯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讓圖形與聲音產生聯結呢?

如果從人的學習過程來說,所有的知識都是從五感的建立為起點,並且從眼耳鼻舌心的感受去體會這個世界,從自己的身體作為出發點,慢慢的擴展視野,去認識週遭相關的環境,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

比方說,我自小住在花蓮的鄉下,一直到國小畢業旅行的那天,才在台北坐到第一次的電梯、手扶梯,我還記得第一次站上百貨公司的手扶梯時,驚喜地心臟快要從嘴巴跳出來,那天跟同學在手扶梯上跑上跑下的畫面還歷歷在目,記得跑了快一個小時,那刻之前的過往,只在書籍中知道「手扶梯」這個名詞,但一直沒有辦法想像他的運作,但不論如何,在還沒看過真正的手扶梯之前,我腦袋中已經有「手扶梯」這個詞,也有他的音,也有他的圖像。

因此,閃卡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小孩還沒辦法自己獨力去擴展視野時,大人把想介紹的知識先介紹給小孩認識。

閃卡是誰發明的?

以廣義來說,我們從小拿東西給小孩看,介紹給小孩看,就是初步定義的閃卡。比如說:寶寶,這是阿姨。阿~~姨~~。寶寶,這是花。

但是市面上提到的閃卡,多是指杜曼博士所推廣的系統。杜曼是1919年的美國醫學博士,剛開始專治腦傷兒,為了把腦傷兒拉到正常人的階段,而發展出杜曼學習法,閃卡是其中的一項學問,其他還有一項有名的科目,則是部落格中時常提及的體能計畫,我大力推薦六歲前的小孩去操作體能計畫。

所以我所寫這個閃卡系列,指的是以杜曼教學法的教材,並非是父母拿個DM亂閃,或是自己以為是閃卡。

閃卡怎麼操作?

市面上有很多種印在卡片上的資料,不論是文字、圖形、相片、公式等,都算是閃卡,如果以杜曼專文介紹的方式,我認為可以分類為三種:語言類、數學類、百科類。

比方說市面上可以找到的圓點卡、數字卡、顏色卡、動物卡、植物、國旗卡、太空百科卡、注音符號卡、英文單字卡、心算卡、音符卡等,都可以區分到三類之中。

三種操作方法是類似,但是還是有些差別,所以日後會分為不同的類別去討論。

簡單來說,因為要在家操作,所以一定要有基本的材料,才可以閃示。因為小孩的視力還沒發展完成,所以卡片要大一點,至少坐在一公尺外,還可以清楚看到的大小。

閃示的時候,要快一點,讓大腦用直覺去記憶,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右腦的圖像系統自動去接收訊息,一次閃示的量不要過大,大概是十張以下,然後用滾動式的操作,慢慢的淘汰掉熟練的項目,每天早、中、晚作一次,大概幾天,想要建立的基本能力就完成了。

比方說,想要認識1-20的數量,那麼就先製作出每一個數量對映的點點卡,尺寸大小約30㎝*30㎝,第一天操作1-5,第二天操作1-6,第三天操作2-7,第四天2-7開始隨機打亂,然後一天抽掉一張,一個月內,就知道1-20,數量的意義。

用閃卡的目的

上面提過了,想要把視野擴大,就必須有舊的知識為基底,然後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之上,想要教數學,最基本的東西就是那些核心的數字、數量,但是要教這些抽象的象徵物,其實很不容易。因此閃卡在重覆的過程中,讓小孩的心裡,自己去藉由比對,發展出2與1的差別、3與1的差別,畢竟,數學是人類在演進中演繹出來的工具,基本的發展關鍵在於分類,能夠分類了,數字、數量中間的意義就可以串在一起。

比如說,想要學習識譜,那麼基本的音符就可用閃卡去認識,認識以後,能夠把音階與聲音連結在一起,就容易進入更難的音樂操作。

這個世界很大,但是還是有些規則可循,小孩很小,腦中的基本知識也不足,所以閃卡是介紹基本素材的一種方式。

當然,有很多方法去擴展視野,比方說,真的親身去體驗,就可以讓身體的五感細胞去體會。親自去走一趟動物園,獅子、大象、河馬、企鵝在眼前的震憾,不用教也會。但有更多的事情限於交通、限於居住位置、限於語言,其實是沒辦法所有的東西都採取親身經歷法。

有沒有替代的方式?

上面提過了,閃卡是個認識基本元件的方法,當然不會是唯一的選擇,不過,閃卡是個相對有效的方式,我覺得可以思考他的原理後,再去比較其他的學習法,就可得到要不要用閃卡的結論。

閃卡的優缺點

閃卡的缺點

以我實際體驗過的經驗,我認為的缺點有:

1.操作時間過短,教材對小孩很快就失去樂趣。

2.製作教材很麻煩,且要量身客製,要花費很多心力。

2.如果小孩對教材根本沒興趣,大人一頭熱。

3.要按表去紀錄過程,相較於放任型教法,過程比較麻煩。

4.旁人的閒言閒言,會讓你失去對未來的信心。

5.以訛傳訛的說法,不知怎麼操作,很難找到實際操作過有經驗的人去傳授心法。

閃卡的優點

1.很容易操作,時間很短。

2.很快的建立基本認知,可以很快的進入後續的教材安排。

3.如果有好幾個小孩,第一個最難操作,最後一個在口濡目染下最容易操作。

4.視野擴展的很快。

5.小孩比較聰明

這項是我主觀的覺得,純粹是三個小孩的觀察,沒有學理根據。或許是建構於上面的第4點,當視野擴大後,整個思考模式就像升級後的大腦,相較於同年齡的同儕,聰明許多,也沒那麼幼稚。

閃卡的優點大於缺點

上面提過了,就是單純、學習有效率,而且容易操作

但缺點就很多了,除了卡片上的圖形過於簡化,所以比較偏向以井窺天,二來小孩的熱度很短,除非大量的製作,否則一百張的圖片,可能一段時間後,小孩就失去興趣,跟製作的時間相比,比例差異過大。

另外,坊間所說的,閃卡會閃到眼睛壞掉,以我的實際操作,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主要的決定者,在於小孩,小孩如果沒有興趣乖乖的看,你怎麼閃,他也不會想看。而即便小孩想看,在操作累積了一段時間後,對卡片的內容失去了興趣,也不會想看。簡言來說,一套卡片你想在小孩的面前閃一年,他也不會跟你看一年。

另外的說法是,閃卡會抑制腦神經的發展,我以為是言過其實,以數量的點點卡來說,閃十張的時間不到一分鐘,以一歲的小孩來說,扣除睡眠的14個小時,剩下來的10個小時都是盡情的玩樂,眼睛也都是緊盯著家裡的每個角落,扣除掉那一分鐘,還剩下9個小時又59分,影響的時間是0.1%,大炮轟小鳥的說法,說不太通。

對操作者的建議

如果能找到有操作過的人,問問他們,我覺得可以省下一些時間,畢竟有些心法雖然摸索後可能會建立,更多應該會因為挫折或是網路上的流言而退縮。

所有要建立的知識,都可以用閃卡的方式去作,百科類的最有效,但建立教材最麻煩,這個部份可以區分別兩種,一種是小孩有興趣的,例如喜歡甲蟲,就可以專門製作甲蟲類的材材。另一種是你希望他們知道的百科知識,例如:太陽系內的知識、鄰近的風土民情,這個部份都可以客製化,而且很有效。比方來說:我家小孩四歲就說得出八大行星的對應位置,有圖像記憶,不是死背的。

數學類的最單純,只要學數量點點卡就可以了,如果有後續的課程安排,對於六歲前的數學學習很有幫助,小孩的數感會很好。老大D在進入小一前,程度大概是小二,目前老二N是大班,程度大概是小一下,數學沒有刻意教,自己最後都能心算。

網路上對於閃卡的操作有褒有貶,我自己是偏向這個教學法是有用的,所以建議上比較正面,但在執行面上,我不見得是用紙卡去操作,會利用原理去變型。

我覺得如果不知道該怎麼教小孩知識,也不想用閃卡的方式去教小孩知識,那麼,至少買些圖片,或是有真實圖片的小百科讓他自己玩吧!

圖卡的選擇

細節請連至重回動物卡:杜曼閃卡於一歲、二歲的差別,雖然當年是老大D一歲多的記錄,距離六年後,心法上我又進化了許多,但選擇的方法就照著文章內所提,要夠大張、主題單純,不要有其他文字或圖案去影響主題,也不要有花邊,說來簡單,坊間找起來還是要花點心思。

我的建議

最後說一下,對於閃卡,三個小男生都有操作過,第一胎是什麼都實驗,心得也最多,第二個刪除了中文字卡,其餘項目不變。第三個使用,主要是數量的點點卡,百科則是變成點讀筆為主力。閃卡的原理是對的,操作上,現在有很多的教材製作方式可以替代紙卡,例如:power point、網路圖片、點讀筆等。

我會建議不要排斥,閃卡不是毒蛇猛獸,把他當成一個中性的輔助工具,你會看的比較清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1)常用字.字型及紙張的選擇.電腦字帖的製作過程

對兒童腳掌的成長速度有概念,可以趁有優惠時先把鞋子準備好

【電子書】用電腦字帖 快速學好硬筆字

熱門文章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把日常用的筆拿來練習才實用

重回動物卡:杜曼閃卡於一歲、二歲的差別

硬筆字:小一新生的自製生字簿.小三的寫字及心智圖

從小就可以為兒童準備好的硬筆字基礎

關於本站 連絡我們

成人的實用硬筆字--用電腦自製字帖(2)喜歡的文章以及生活上會用到的字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