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給家有兒子的教養實用書----「致,被兒子搞瘋的媽媽:秒懂兒子心事,療癒媽媽心靈,不吼不叫也能養出好兒子」
經過了九年的等待,盼來了自己的第一胎,跟多數的新手父母一樣,翻閱了世面上多數有名的教養書,希望能夠有好的開始,養到了第二胎,發現,原來當初長輩一直半酸半疑的說年輕人只會照書養沒有用,似乎是有點道理,倒不是說小孩教的不好,而是在過程中,開始發現了一些問題,為什麼我們小孩跟書上寫的不太一樣,為什麼我們照著書上寫的,小孩依然還是皮蛋一枚。 問題不是在於我們,而是在選擇的書目。 一般來說,兒子永遠都不可能像女兒那麼貼心、那麼文靜,而世面上可以找到可參考的書多是女兒的教養心得,不然就是醫師的教養建議。如果養過女兒和兒子,就知道這兩種性別的小孩是不可能用同一套方法,而醫師多看到的是則從低標拉到正常的案例,很少是自己親自教養小孩的心得。 所以到了幼兒教養中後期,選擇 育兒書 變得很簡單, 一是小孩要夠傑出 ,再去琢磨他們的過程適不適合我們的生活步調以及情境節奏。 二是要作者要有親身教養小孩的過程 ,而不是觀察別人小孩的記錄,如果是觀察的記錄,那也要有可以把小孩拉拔到高標水準且可複製的過程,不是個案而是通則。 專教男孩的育兒書很少 想找到家裡有三個兒子的教養心得,要三個兒子都能有還不錯的表現,這樣的設定條件好像不高,但,不容易找啊!記得網路上有個獨生子的全職媽媽,追蹤他好久,小孩教得非常的好,作法也很有想法,小孩到了小學高年級,人家問她要不要出書,她說:「帶小孩的前幾年好累,等到小孩看到有些成果,竟也已過快十年,想著想著就累了,算了!」或許這也是男孩育兒書少的原因。 「致,被兒子搞瘋的媽媽:秒懂兒子心事,療癒媽媽心靈,不吼不叫也能養出好兒子」這本書作者是韓國人,要推薦這本其實有些違反我的第二個選項,因為他是專教男孩美術的美術班老師,並非是全職爸爸,但因為他專教小男孩,而且已經有十七所的連鎖教室,教室也是以男性教師來教導小男孩,目前有超過一千個小男生的經驗,線上輔導超過2萬名媽媽,號稱是媽媽界的最強軍師。 作為一個爸爸,親身帶著三個小男生度過快速且多變的學齡期,現在分別是8歲、5歲、3歲,從剛開始的舉步維艱,到現在漸入佳境,雖然還在進行式,但總覺得有個方向去追隨總比盲然好,這段育兒過程中,因為我是男生,陪著小孩重新走過當年的童年路,比較能夠同理小男孩的心理。雖然跟老婆時常有觀念相左,在討論過後多還是以我的觀點為主;書裡提到的很多項目我都心有戚戚焉,老天爺在演化的過程中,男生...